What we owe.jpg

中文書名:《再會我所虧欠的一切

英文書名:What We Owe

作者:龔娜姿‧哈宣沙達‧邦德Golnaz Hashemzadeh Bonde

譯者: 胡訢諄

繪者: 湯舒皮 Soupy Tang

出版社:城邦創藝市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5月31日

商品語言/中文/繁體

 

今天點播的歌是童安格的《你不懂我的心 》:「你說我像雲捉摸不定,其實你不懂我的心,你說我像夢忽遠又忽近,其實你不懂我的心,你說我像謎總是看不清,其實我用不在乎掩藏真心…..

 

每個人生困境都是一本劇本,怎麼去解讀,反而更顯得重要。

                                                                                                                    阿德勒

 

雖然背景是在瑞典,故事主角是伊朗人,看起來是地球另一端遙遠的故事,但其實我們知道同樣類似的故事經驗在世界各地俯仰皆有,很多人從動亂的時代走來,穿越過了貧窮、政治迫害、戰爭、逃亡,僥倖存活,有人展開人生新頁,有人卻終日活在陰影中。

故事中的主角因為參與革命,(猜想是以1979伊斯蘭革命為背景),讓跟隨她的妹妹因此失蹤(喪生)開始,便註定一生陷在自責的情緒中。就算從伊朗翻山越嶺,雖然逃命成為難民,但以為會苦盡甘來,可是撕裂的傷痕卻無法癒合,更在後來的生活中經歷暴力,最後得到癌症,在姐姐,女兒,妻子,母親的角色中,經歷命運的波瀾,無法平和

說實話,這樣的經歷要保持微笑面對生活,其實很難但會不會主要因素是因為看不到自己「擁有」的,只看到自己「失去」的偏頗,而覺得所有人都應該理解「我」,而產生數不盡的批判與負面想法,所以利用不幸讓自己變得特別,而為了維持這樣的特別,所以不想跳脫,久而久之,這樣的循環便成了困住自己的框架。因為極端缺乏安全感;因為久病成鬱,因為封閉(武裝)自己,所以成了帶刺的玫瑰經常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抓狂,其實彼此深愛對方,卻不願外顯,而形成一個永遠在指責的媽媽和一個在逃避與面對矛盾中掙扎的女兒,看起來像是單純母女間情感拉扯的情節,在緊密的羈絆裡,讓兩人都傷痕累累。

這樣的情節或許會讓家裡有老人的人在劇情裡找到心裡類似的感觸,可以解讀出好多好多的現實風景。因為家中有生病的人,除了當事人之外,其實身邊親友也面臨著另外一種恐懼與哀傷,「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情緒很容易就失控,如果病人再把不幸當成武器,很容易就會有劍拔弩張的氛圍,讓生活失序其實病人的態度會左右他看待疾病、治療的方式,所以醫病更要醫心該怎麼與自己或他人和解,或許是我們必須學習的重要課題

闔上書後,我腦中一直出現娜希和母親一起去墓園的景象,「我們穿上最好的衣服,手牽著手走向公車,她看著我的時候微笑…,墓園很大,走了很久,母親步伐蹣跚,不過她的表情沒有改變…,我坐在她的身旁,我聽到他輕聲說話,我聽到他親吻地面,一再重複…..」我覺得那是一種很勇敢的和解,與過去和解,與自己的陰影和解,不再逃避,也不再怨恨,因為如此才會有勇氣面對自己最深的恐懼,也才能去撫慰受傷的人,手牽手繼續往前走。是的,原諒自己的唯一方法,不是試圖彌補過去鑄下的錯,而是疼惜自己,疼惜週遭關心自己的每一個人

       「妳和她最後的回憶就是妳對她說過的話我一直記得書中這一句話,所以「如果有一天生病,也要當個可愛、快樂的病人!」我給自己這樣一個期望

 

最後想以維琴尼亞‧薩提爾的詩,與大家分享:

當我內心足夠強大,你指責我,我感受到你的受傷。你討好我,我看到你需要認可。你超理智,我體會你的脆弱和害怕。你打岔,我懂得你如此渴望被看到。

當我內心足夠強大,我不再防衛,所有力量在我們之間自由流動。委屈,沮喪,內疚,悲傷,憤怒,痛苦,當他們自由流淌。我在悲傷裡感到溫暖,在憤怒裡發現力量,在痛苦裡看到希望。

當我內心足夠強大,我不再攻擊,我知道,當我不再傷害自己,便沒有人可以傷害我。

我放下武器,敞開心,當我的心,柔軟起來,便在愛和慈悲裡,與你明亮而溫暖地相遇。

原來,讓內心強大,我只需要,看到自己,接納我還不能做的,欣賞我已經做到的,並且相信,走過這個歷程,終究可以活出自己,綻放自己。」

 

33038596_10155513003623317_4077254738045829120_n.jpg

【內容簡介】

如果你活得很激烈,你的生命是否會耗盡得更快?

●英、美、瑞、義、挪、芬、丹、德、韓等25國接力上榜

●《瑞典日報》、《瑞典快報》、《哥德堡郵報》、瑞典國家廣播 堅強推薦

●將人生蒸餾後,萃取一本關於希望、快樂、絕望和失落的書。

你也許不太可能瞭解,

一個人會為了生命而感謝你──如果你不也是快死的話。

娜希只剩下六個月可以活了,至少醫生是這麼說的。五十歲的娜希對失去並不陌生,但當她站在死亡的懸崖邊,同時又得知女兒懷孕時,她感到既憤怒又充滿希望……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度過僅存的歲月?要如何接受自己即將消逝的事實?與自己及這個世界和解,可能嗎?

娜希以一種未過濾且非全然傷感的語調,將一個臨死女人最後數個月的故事娓娓道來。她重新認識、釐清並整理母親與女兒之間強大又痛苦的羈絆,並以直接且不容忽視的筆調拋出對生命的叩問:我們能給下一代什麼?我們虧欠那些愛我們、我們愛的人什麼?

國際好評

「我幾乎立刻愛上這本傑出的小說!精緻的寫作、真誠及有力的角色以直接、非感傷的方式,處理生命裡最艱難的各種層次。」──丹麥出版社Politiken版權經理Charlotte Weiss

「一本我讀過最有力量的書!作者使用精準的語言描述人類最深層的情感和想法,非常傑出。這是一本超越時間的書,也是一本我想要一直去談論的書。」──荷蘭版編輯

「藝術視覺完整性令人驚豔。娜希的聲音是如此直接及真誠,彷彿就像坐在隔壁房間說故事一樣。這是一本美麗、大器且令人難忘的小說。」──英國版編輯

「這是一本關於忽視與無能為力、關於愛你的小孩,但是又憎恨身為母親的書,裡面也關於那些微小、固執、閃爍的希望。」──《瑞典日報》

「《再會,我所虧欠的一切》是關於人如浮萍漂泊與失落的故事,文字如同《生活是頭安靜的獸》伊麗莎白‧斯特勞特般精準細膩;也是本母親與女兒之間的羈絆與拉扯的書,就像小說版的《母親這種病》。邦德以《再會,我所虧欠的一切》提問:父母的死將留下什麼給子女?為人父母在踏上最後一哩路時,依舊盡量不讓孩子擔心受怕,讓子女看著他們凋零的生命,了解甚至預演自己的臨終之時,並從死亡體悟如何繼續活著──那是他們說愛也是說抱歉的方式。在每一段以愛為名的親子關係中,我們是不是始終對最愛有所虧欠?」──版權經紀人紀宜均

【作者介紹】

龔娜姿‧哈宣沙達‧邦德Golnaz Hashemzadeh Bonde

1983年出生於伊朗,後隨著父母逃至瑞典。畢業於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獲高盛基金會選為五十位全球領導者之一,並創辦非營利組織Inkludera Invest,致力於打擊社會邊緣化現象。另著有《她不是我》(She Is Not Me)。現與丈夫及女兒居住於瑞典斯德哥爾摩。

arrow
arrow

    Ela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