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597237609166250.jpg

中文書名:《困在大腦裡的人: 揭開腦死、昏迷、植物人的意識世界, 一位腦神經科學家探索生與死的邊界》

英文書名:INTO THE GRAY ZONE: A Neuroscientist Explores the Border Between Life and Death

作者:安卓恩.歐文( Adrian Owen

譯者 :王念慈

出版社: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426

商品語言/中文/繁體

 

今天點播的歌是周華健的《其實我不想放棄》:「看著人們談笑低語,默默把感動留給自己。早己習慣這種孤寂,所有的情緒暗自撫平,夜裡思緒起伏不定,是否難尋才叫做知音,要用怎麼樣的心情唱怎麼樣的歌,才能擁有熱情回應。其實我好想放棄,難道說命中早已註定。其實我好想放棄,可是我就是不能甘心。其實我好想放棄,可是我無法說服自己,讓一切的努力都失去意義。其實我不想放棄,就這麼離開永遠逃避,也不願這一生有遺憾在心裡,刺痛無法平息…..

 

請記得我是一個人,一個就跟你們一樣的普通人,我有的感受就跟你們一樣。

想像一個人躺在床上數十年,眼睜睜看著朋友、家人來來去去,聽到家人對話、聞到食物香氣,甚至討論的是自己的生死問題,就是無法告訴大家說我是清醒的,意識清楚卻控制不住身體,那是多麼痛苦的事…,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最遙遠距離啊

打開安卓恩.歐文(Adrian Owen)的《困在大腦裡的人》(into the gray zone)一書,初讀文稿,對於我這種不愛用大腦思考科學問題的人來說,確實有點燒腦,但慢慢閱讀下去,作者利用真實案例來說故事,有了「畫面」,在涉及醫療專業的部份深入淺出,讀起來就容易理解多了,並且穿插親人、朋友、醫師和研究單位間的互動,不只是單純探討腦科學,也深刻反思科學、大腦與心靈之間的關係,讓讀者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切入關於腦傷的腦科學。也藉機省思「研究」和「治療」間的不同,或是「為科學而科學」和「造福人群」孰輕孰重的掙扎矛盾?

只是大腦由上千億的神經細胞組成,這麼多的神經元以複雜的結構組合在一起,這樣複雜的「物件」,適當診斷植物患者仍然是臨床醫生的一大挑戰,因為仍有高達20%的病例,存在於所謂全意識和腦死亡之間區域的「灰色地帶」中,不能反應和無法反應的差別,需要考驗著身旁所有人的愛心與耐心。關於「死亡」的界線該如何判定?研究者也給了世界在面對腦傷時的另外一種積極的、戰鬥的可能,雖然可能是人人有機會,但個個沒把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親人)能戰勝病魔,即使看不到治癒希望,也不願放棄任何一點可能。

不過,生活在短暫的意識和虛無之間的灰色區域患者,在科技的幫助下,突破的極限超越了我們的想像,甚至也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發現,許多意識灰色地帶的患者都表示很滿意自己的生活品質。只是起初或許是個理性的醫學問題,但隨著時間卻逐漸轉變為感性的人文問題。

閱讀時心情時晴時陰,覺得人類多麼脆弱,而人生是那麼無常我們總說:「不會、不該、不能因病失去你對身體的自主決定權。」 但如果失去和外在世界進行溝通的管道時,那該如何?待在病床上猶如被判死刑,是患者的痛苦,而該不該放手的思考,是家人的痛楚,人生裡的意外並非戲劇,無法被美化,有難以言喻的複雜和糾結。

 

29433248_10155372202013317_2013790503010566144_n.jpg

【作品介紹】

《困在大腦裡的人:一位認知腦神經科學家探索生與死的邊緣》

他們似生非死,在泥淖裡苦苦掙扎……

陷入意識灰色地帶,如同浮沉混濁意識的孤鳥

判定對外界無反應的患者,只是站在大腦迷宮中等待被找

 

 所謂的「腦死」究竟是怎麼樣的狀態?每年無數病患被迫禁錮在自己的身體,宛如大腦的囚徒。僅僅歐洲一年就有超過25萬個昏迷病例,不只背後故事令人歎息,也是現代物資與醫療體系沉重的負荷。

  科學家把介於有意識與腦死的模糊地帶稱之為「意識灰色地帶」(gray zone),這類患者不是腦部嚴重受創,就是中風和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和巴金森氏症)的受害者。雖然這些病人很多對外界都沒有反應,而且他們的醫生和家屬也都認為他們無法思考,但這當中卻有為數不少(多達百分之二十)的病人不太一樣。

  這些與眾不同的病人,其實還擁有完整的心智,只不過受制於受損的大腦和軀體,才讓他們無法與外界溝通。二○○六年,安卓恩.歐文帶領團隊發現了這個失落的族群,不只寫下了醫學史的新篇章,還引起了無數科學家、醫師和哲學家對生命的意義、價值和目的的討論。

  在《困在大腦裡的人》一書中,我們將跟隨歐文的腳步不斷將科學的邊界往外拓展。藉由各種精密的大腦掃描技術、聽覺刺激,甚至是亞佛烈德.希區考克的影片剪輯,我們不只是會「找到」被困在大腦裡的病人,更能實際和他們溝通,並以引導式的問題得到他們的回覆,例如「你痛苦嗎?」、「你想活著嗎?」和「你快樂嗎?」等。(事實上,許多意識灰色地帶的患者都表示很滿意自己的生活品質。)

  《困在大腦裡的人》出色地描述了我們如何思考、記憶和集中注意力;除此之外,還告訴我們腦機介面裝置(brain-computer interfaces)未來將如何蓬勃發展,從而徹底改變腦損傷患者的預後狀況,以及開創全人類擁有心電感應和超強智力的無限可能性。最後,千萬別以為這本書只是在記錄一段精彩的科學探索歷程,它同時也涵蓋了深沉、感性的人文議題,讓我們重新思索由愛而生的羈絆。

 

 

【作者介紹】

Adrian Owen

目前任職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Western University)大腦與心智研究所(Brain and Mind Institute)認知神經科學暨腦造影部(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Imaging)菁英研究人員,並榮獲「加拿大卓越研究人才計畫」(Canada Excellence Research Chairs)的補助。過去二十五年間,安卓恩一直在認知神經科學領域進行突破性的研究,《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紐約客》(New Yorker)、《自然》(Nature)、《柳葉刀》(The Lancet)、《科學》(Science)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等著名媒體和期刊皆有登載其研究成果。現居安大略省倫敦市,至owenlab.org可了解作者的最新近況。

arrow
arrow

    Ela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