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書名:《瓦力唱片行》
作者:瓦力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0/03/03
語言:繁體中文
今天點播的歌是Tank的《你的情歌》:「…有種旋律叫捨不得,有種捨 心如刀割,遺忘了,塵封了,也不褪色,能不能讓傷痕,消失在這首歌,只留下如詩般的天真。有種旋律叫想念著,愈想念愈加心疼,走過了,流浪了,依然深刻,謝謝你 微笑著,成全了而放手了,留下這心痛的 這只屬於你的情歌…」
總是這樣,忽然聽見某一首歌,那些在回憶深處走動的人事物,就會在腦中緩緩地出現,雖然只是靜默的片段,卻彷彿昨日才發生……,因為那已經不是音樂本身,而是一段生命的回憶。年輕的時候,口袋裡裝的不是手機,而是walkman,一台小小的隨身聽,旋律就在耳邊蕩漾,學生時期,曾經聽的是小虎隊的歌曲,一起哼唱出青春的模樣,而電台反覆播放著王傑的〈一場遊戲一場夢〉,神秘的愛情模樣在他獨特的嗓音中展開,到了後來,每回去KTV,所點的歌好像也都會停留在某個階段…,其實,不是我們老了,而是那些「音樂」,不僅僅是歷年生活的軌跡,更是屬於自己的青春,你還記得省下午餐錢買CD的心情嗎?飢腸轆轆卻又感到富足和飽滿的矛盾。
就是當你閉上眼睛想起了這首歌和這個人,你會知道有一段歲月記憶在裡面,我覺得音樂真的是和你個人的情感和記憶是有關連的,你可能某個時期一直聽一首歌,然後很多年後,在不經意聽到的時候,會忽然想到很多的畫面和故事,那段音樂也許會讓你想起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和最思念的人。
而瓦力唱片行,不賣唱片、不賣卡帶,說的是關於很多黑膠唱片的故事,我覺得有點像深夜時分為聽眾點播歌曲的電台,非關專業樂評,只說故事給聽眾聽,也讓聽眾(讀者)跟自己對話,試著用音樂喚醒每個人心中的那首歌,在感到疲憊或迷惘的時候。這裡每個故事都讓人牽掛,種種繁瑣心事,透露著淡淡的孤獨氛圍,忍不住讓人邊讀邊哼唱出旋律,圖書館裡不茍言笑的行政人員、只會說故事的大提琴家、小七的櫃檯女孩、咖啡館的女孩…,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曲目,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矛盾與掙扎。就這樣讀著文字,熟悉的旋律便在耳邊蕩漾,總是把巴哈無伴奏組曲當成助眠音樂的我,現在才明白那裡面包含了鄉愁,還有著愛與寬容,仔細讀(聽),想對你說的話,就藏在音樂中的老派表達中。
夜深了,音樂播放器剛好放到Bocelli的〈Time to say goodbye〉,好像一個循環,想起當年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記憶,像是告別的歌曲卻又成了告白的那種心意,在音樂中,沒有人知道會發生什麼…
有沒有一首歌,是你的童年記憶,有沒有一首歌,是你青春的相遇,有沒有一首歌,會讓你想起那個誰?
【作品介紹】
▎你無比確信,你曾被音樂引渡。 ▎
一間不賣唱片、只說故事的唱片行,
他寫著好似要勃起,卻又瞬間軟掉的愛情。
這間唱片行鬧鬼,也鬧心。
那些鬧鬼的故事,講的其實都是人。
那些死不透、不得安息的愛與寂寥,
它們都曾發生過。
如果在這串流,音樂唾手可得的年代,
你還真心地渴望被一首歌的救贖,像那首 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songs,
推門進來,不用脫鞋子,我為你砌好茶,
開音樂的保護傘,為你抵擋世間所有的雨。
瓦力唱片行,不賣唱片、不賣卡帶,
賣鄉愁如老式的江文也島國舞曲,
一個字以一顆眼淚計費。
我們的祖先,躲在洞穴裡,漫漫長夜難以為繼,只好開始講故事給對方聽,抵抗著孤獨,抵抗著世間此時所有的惡意。他們終究是倖存了下來。
我試著替聽眾追憶那些如今已死去不再的愛情備忘錄,或無數次夢裡尋他千百度的等待紀事。那些有鬼的故事,講的其實都是人──人死了卻還不得安寧,那些死不透、不得安息的愛與寂寥,它們都曾發生過。
靈魂真正受到悸動的當下,常是鄉愁和記憶湧現的逢魔時刻。它們慣常是:你穿著夾腳拖去巷口買肉蛋吐司,無意間聽見的一首老歌;在電梯裡有人很不識相地把來電鈴聲調到最大,瞬間你認出那竟是你年少時最愛的樂團,很無腦,但很青春。
那些逝去的記憶不得安寧,一再蟄伏,而後爬起。
是以瓦力寫下這些孤寂與破碎,譜成一首致過往的送葬進行曲。
【作者介紹】
瓦力
浪漫到無可救藥的囤物主義者,專愛邪門的事物,專寫邪門的故事。集滿壞品味與奇癖,分明是《早餐俱樂部》的魯蛇成員,偏生要透過一枚黑膠的嗶嗶啵啵,想像和全世界聯繫。
拒絕忘記事物,開了一個「可以記得事物如何消失的軌跡」的寓所。如同電影《瓦力》總在時光的廢墟本永恆淘選回憶的餘燼,我把它叫作──瓦力唱片行。
Facebook:瓦力唱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