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18,星期日,天氣晴〜
上週是母親節,不想與人潮相約的我們刻意避開,將活動安排在這個星期,不過還是逃離不
了滿滿的人群〜
上個月的桐花之旅,拜訪時油桐花都還含苞,心想又過了半個月,也許油桐花開
了,再去一趟吧〜(對,我中桐花毒太深了,哈哈)
我打電話邀請媽咪去賞花,媽咪興致勃勃的答應了〜
我們將車停在挑柴古道旁的產業道路〜
爬這段所謂的「挑柴古道」,其實對母親來講有點辛苦,爬坡不多,說是泥土地,卻也凹凸
高低,又有點濕潤滑腳,雖然一路她都不需要我們攙扶,但還是得遠遠的注意她的每一步,這個
年紀的女人不認老、愛逞強呢〜
媽咪走了許久後,不解的問:「桐花在哪?」
我指著遠處山頭點綴著白藹藹一片,母親的表情有點驚訝:「就這樣?」
是呀,就這樣〜
呵呵〜和我的預測還是有很大的落差〜
因為在還沒到目的地的路上,我想像著桐花像白雪一樣覆蓋滿山遍野,就算落在樹下還是保
持著很美的姿態,桐花繽紛〜
也許是所謂好花不長開,好景不常在呢,我還是沒有見到我想像的景象〜
不過,挑柴古道叢林裡下處處可見巨大的蕨類、姑婆芋、馬櫻丹,彷彿一場植物的選美大會,還是挺有看頭呢〜
拔拔突然發現一棵不知名的植物上停了滿滿不知名的小蟲↓
嘿〜拔拔那是螢火蟲耶,是黑翅螢耶〜;正在上演螢火蟲相戀相守求偶記↓
照片上一隻是男生,一隻是女生,啥〜看不出來
跟你上一課吧〜黑翅螢的雄蟲7.6〜8.8公釐,前胸背板橘黃色,觸角絲狀,前翅黑色,腹部末端有兩節乳白色發光器,第一節為長橢圓形,第二節為半圓形;雌蟲型態與雄蟲相似,但體型略較雄蟲大,複眼也較雄蟲不發達,且僅有1節發光器。
這樣懂了吧〜
下了山,走在人擠人的街道上,人潮摩肩擦踵,店家不停的吆喝聲,
「小姐來試吃吧,手工做的喔〜」店家不停的招呼,讓大方的姐姐沿途採購,也讓我們從街頭吃
到街尾〜(那是不是要取消掉我要請客的晚餐呢?)
連街道上的水溝蓋都挺特別的呢↓(不知道這樣會不會減少失竊率呢?)
還特地帶哥哥看一家貓咪專賣店,不過哥哥並不愛貓咪,所以重點不是貓咪喔,而是貓咪釣
竿上的魚啦〜
好多好多各式各樣可愛的貓咪呢〜
不過我們喜歡的卻是青蛙風鈴,可是老闆說那是非賣品呀,讓最近愛上青蛙的拔拔有點小失
望呢〜
看完了貓咪我們往鐵道上走去,四處逛逛活動筋骨〜
不能免俗的一定要在這兒照個幾張懷古照片呢〜
雖然剛剛吃了一堆的點心,不過肚子還是餓了,直接吃東西去。
結束了沒有火車行駛的鐵道之旅,我們來到群山環抱、藍天、星空、鄉野、自然的「久松客
棧」,在自然風光中輕鬆用晚餐,隨意聊聊,身心很是放鬆〜
這是戶外區↓
進去吃飯囉↓
這是店家舉辦活動的一些資料↓
上菜囉〜
那天,在親和力十足的老闆的精心搭配下,我們以極為爽口有特色的涼拌過貓為起始〜
「涼拌過貓」↓:以水川燙放涼,加上梅汁、薑絲、芝麻入味,此道菜酸甜爽口〜
依序嘗了淡泊但踏實有味的「白斬雞」↓
(老闆說:這道菜叫白斬雞;不要再稱他為客家油雞了〜)
鮮美干香的「客家小炒」
苦甘滋味的「鹹蛋苦瓜」↓
香酥的「鹽酥溪蝦」↓
酸Q拿捏得恰好的「薑絲大腸」↓
濃郁清甜的「麻竹筍湯」↓
爽脆可口的「快炒高麗菜」↓
古意十足的「梅乾菜肉+割包」↓
久松客棧顛覆了一般人對客家菜較油較鹹的感覺,不但保留了客家菜的特色,更加以改良為一般人較能接受的口味〜
天慢慢暗了,夜慢慢深了〜
用過了餐,遵循店老闆告訴我們的方向往叢林深處走,走在充滿芬多精香氣的山裡,鳥叫、
蟲鳴、蛙聲不絕於耳,徐徐和風中聞到的是草香和花香〜
讓我們看到久違的月色、星光,在閃閃柔光裡的萬物都增添幾分柔美〜
只是十四暝的近滿月,高掛空中,月光特別的皎潔,我們只得繼續的往深處裡走去〜
同行的Tracy大聲喊:「不要再進去了,裡面什麼都沒有啦〜」不理他,繼續走〜
同行的哥哥說:「不要再進去了,今天看不到啦〜」不理他,繼續走〜
我的電話響了,姐姐說:「不要再進去了,媽胃痛啦〜」哦〜那就只好往回走吧〜
往回走時,突然看到那熟悉的亮光,我們動都不動,瞪大眼睛看,1隻、2隻、3隻…,還好有5隻呢〜
其實剛剛在尋找的時候就很緊張,很擔心讓孩子們失望,雖然只有5隻,還是讓我稍微鬆了
口氣~
雖然螢火蟲並不多,但也相當令人開心了, 沒看到繁星點點的景象,唱首兒歌安慰一下自己
吧,紀錄這意猶未盡的夜〜
西北雨 滴滴落,鯽仔魚 要娶某,
孤呆兄 打鑼鼓,媒人婆 土虱嫂,
天色暗 找沒路,趕快來 火金姑,
做好心 來照路,西北雨 滴滴落〜
人生擁有這樣多美好的回憶真是幸福〜
我也相信這個螢火蟲夜晚,將是我們全家一輩子難忘的美好回憶〜
****************************************************************************
自言自語〜
三義一直是我們多次走訪都不覺得膩的地方,除了開車方便外,行程時間彈性又可以兼顧自
然與美食,也就是很近、很簡單、很自然〜
這幾年大家慢慢開始學習享受大自然,也都開始走出戶外,但是台灣一年四季的活動真是
多,光是花卉植物的美景,就足夠大家南北奔波了,春初的賞櫻差不多結束時,竹仔湖的海芋又
催促著我們,看完了海芋後,油桐花也報到了,接下來呢〜蓮花、金針花、賞楓?
為什麼人群總是不約而同的往同一個地方聚集?